新闻动态

2025CGC | 具身智能论坛:为工业AI装上“身体”与“大脑”的破局之战

当我们还在为大模型的惊人表现而惊叹时,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具身智能,已携雷霆之势,从虚拟代码世界冲向波澜壮阔的物理现实。它不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玩具,而是即将重塑全球工业格局的关键力量。


在此,我们诚挚地向各位发出邀请,相约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参与于11月8日全球计算大会(CGC2025)期间重磅举办的“对话具身智能,洞见工业未来——具身智能论坛”。这并非一场寻常的技术研讨会,而是一次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产业寻找确定性的深度对话。

01 产业之痛与时代之趋:我们为何必须关注具身智能?

当前,我们正身处一个充满张力的时代。一方面,AI的认知能力通过大模型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另一方面,在最为复杂的工业生产现场,AI的“无能”也暴露无遗。


我们所面临的核心痛点,清晰且尖锐:

  • “智能”与“身体”的割裂:云端训练的庞大模型,如何适配资源受限、要求极低延迟的边缘设备?一个不会动手的AI,在工业场景中价值折半。

  • “感知-决策-执行”的闭环之困:工业环境动态、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当前的机器人或自动化系统,多数仍遵循预设脚本,缺乏应对突发状况的自主决策与即时调整能力,柔性制造的天花板始终难以突破。

  • 数据孤岛与标准缺失的生态之殇:各家企业、研究机构在具身智能的技术路线上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软硬件接口、数据格式和评估标准,导致技术复用性差,规模化应用成本高昂,整个产业难以形成合力。


而具身智能,正是破解这些痛点的金钥匙。其发展趋势已明确指单一任务到通用能力,从受控环境到开放场景,从自动化到自主化。这不仅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路径,更是工业4.0迈向深度智能的必然选择。谁能在这一浪潮中率先掌握核心技术、构建应用生态,谁就将掌控未来工业竞争的制高点。正因如此,本次论坛的价值不言而喻。它精准地切中了产业跃迁的脉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界融合、凝聚共识、共谋破局之道的顶级平台。

02 核心亮点预告:三大维度,构筑产业升维之路

本次论坛的议程设计,直指产业核心,拒绝“纸上谈兵”。


亮点一:顶尖阵容跨界集结,打通产学研用“任督二脉”

本次论坛的嘉宾阵容,堪称“梦之队”。不仅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院士专家,从基础理论层面为我们厘清方向;更汇聚了来自ABB、华为、ARM、深信服等全球产业巨头的实战派领袖,分享从技术到产品化的一手经验;同时,还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学者,站在标准与前沿探索的交叉点。这种“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企业实践→生态协同”的全链路阵容,确保了讨论的深度与广度。他们带来的将不仅是前沿报告,更是对产业瓶颈的深刻洞察与破局思路,是为产业创新提供的最高效“赋能”。


亮点二:技术+场景双轨突破,让前沿算法“落地生金”

论坛将彻底摒弃技术与场景两张皮的弊病,聚焦四大前沿技术——云边协同、强化学习、异构计算、大模——在具体工业场景中的融合与突破。同时直击工业决策效率瓶颈与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闭环中的具体痛点,通过真实的案例分享,向我们展示这些技术如何在实际的智能仓储、柔性装配、高危作业等场景中“落地生金”,创造可见的价值。

  • 云边协同将解决模型部署与持续学习的难题,让“大脑”的智慧能实时传递给现场的“手脚”。

  • 强化学习将赋予机器在复杂环境中通过试错自我进化的能力,真正实现自主决策。

  • 异构计算为复杂的感知与决策任务提供澎湃算力,是具身智能的“动力心脏”。

  • 大模型则将作为任务的“理解与规划中枢”,提升机器对模糊指令的理解和高层任务的分解能力。


亮点三:标准与生态前瞻卡位,为规模化铺平最后一道障碍

一个有远见的论坛,不仅要解决当下的问题,更要布局未来的格局。本次论坛特设“标准化+生态协同”关键议题,这无疑是组织者高瞻远瞩的体现。任何一项技术若想实现规模化爆发,必须建立在统一的规则和开放的生态之上。届时,产业标准的探讨、开源平台的共建、跨界合作的契机将成为焦点。这旨在为具身智能的技术规模化构建坚实的规则底座与共生土壤,帮助参与者在产业爆发前夜,提前卡位,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为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CGC NEWS






【2025全球计算大会(CGC2025)——具身智能论坛】将是您把脉技术前沿、链接关键资源、洞察产业先机的绝佳舞台。无论是寻求技术突破的研发者、寻找落地场景的创业者,还是谋划产业布局的决策者,这里都将有您需要的答案与机遇。让我们在这场思想与智慧激烈碰撞的盛会上,共同见证并推动——为工业AI装上强健的“身体”与智慧的“大脑”,携手开启人机协同、智能涌现的崭新纪元!


  • 会议时间:11月8日 09:30-12:00(全球计算大会期间)

  • 会议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5F·玫瑰厅3

  • 主办单位:全球计算产业联盟GCC边缘计算产业发展委员会

  • 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控制网(kongzhi.net)&《自动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