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织由全球计算联盟(GCC)开放液冷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CESA)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OCTC)、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CESA)新一代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和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液冷专业委员会联合构成,本组织下设行动管理团队和运营中心。其中行动管理团队由组织、用户、服务器厂商、测试实验室组成。加入行动管理团队的单位应遵守支持项目愿景、定期输出贡献、推动项目按计划实施的原则。行动管理团队的主要职责为制定行动计划的运作规范、战略方向和一些重要决策,同时协调社区资源,推动项目按计划发展,处理重大事务和争议。
行动管理团队中设置多个Owner(技术Owner、测试Owner、实施Owner),牵头各领域事务。
技术Owner:由行动管理团队中的服务器厂商担任,数量为1家。技术Owner主要负责组织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制定技术方案/测试报告/问题定界等,具体包括为:
1. 制定工质和材料兼容性测试方案;
2. 评审/评估兼容性测试报告;
3. 负责问题定界。
测试Owner:由行动管理团队的用户担任,数量为1家。测试Owner主要解决谁来测、怎么测以及测试优先级的问题,负责组织相关单位识别问题、梳理用户需求、确保需求落地、制定测试计划和实施等,具体包括:
1. 识别用户痛点问题,转化为行动需求;
2. 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批次排序、测试厂商、测试时间节奏、推动测试实施、推动测试报告提交、测试报告审视等。
实施Owner:由行动管理团队的组织和用户担任,数量为1+1(1家组织+1家用户)。实施Owner主要解决谁来用的问题,负责推动测试结果被用户采用和推动行动结果的典型项目案例打造和推广。
运营中心由发起组织的秘书处和益企研究院共同组成,数量不作限制。运营中心负责整体运营,包括日常管理、宣传推广、线上线下会议和活动、问题收集和反馈、网站资源池发布和更新,同时还负责推动行动结果的典型项目案例打造和推广。
3.1 报名参与
本次行动面向液冷全产业链征集参与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液冷工质、CDU、管路、软管、球阀、快接头、分集水器、冷板、服务器、测试机构等厂商。参与单位需有成熟产品、需参与制订统一的测试方法/标准、需参与材料和工质的兼容性测试实验、需提供兼容性测试报告、客户使用出现问题后需配合定位分析等,参与单位需签署协议保证报告真实性等。
报名方式为扫描专门的微信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征集单位先进入大群,经筛选后进入小群,小群用于前期讨论和运作,大群用于宣传。GCC、OCTC、益企研究院和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液冷专业委员会同步发布行动计划通告征集单位。
3.2 测试方式
测试方式可为自测或第三方测试。自测要求参与单位按照统一测试方案,利用自身实验室和设备进行测试,确保测试过程规范、数据准确,并提交完整报告。第三方测试则由专业的测试机构进行,要求测试机构具备专业的设备、技术和资质,能提供有公信力的测试结果。以上无论哪种测试方式,都需接受行动管理团队的监督与审核,确保测试结果真实可靠,为行动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3.3 审核
行动中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是关键要素,为确保数据质量,由技术Owner制定统一的工质和材料兼容性测试方案,明确测试环境、方法、流程及评判标准。参与单位依据该标准开展测试并提交报告,报告内容中应包括测试样品信息、详细测试过程、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分析结果及结论。后由技术Owner和测试Owner对报告从测试方法科学性、数据准确性、结论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存在数据造假的情况,得到证实后,提交材料的单位及其产品将不再列入推荐名单。行动管理团队将对数据审核流程进行监督,定期对技术Owner的评审工作进行抽检复查,从而确保审核过程的公正和严谨性,避免出现审核漏洞或不公正的情况。行动管理团队还负责协调解决在数据审核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和问题,保证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3.4 数据公开方式
数据的公开透明对于联合行动的推广和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数据公开的主要渠道是全球计算联盟(GCC)开放液冷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CESA)开放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OCTC)、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CESA)新一代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和信息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液冷专业委员会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设有“双零行动”板块,支持推荐资源池上网发布,其中展示审核的兼容性报告、推荐厂商及牌号信息等。公众号也会定期发布关键信息,扩大消息传播范围。此外,还会举办线下液冷论坛、研讨会等活动,在现场发布数据成果,安排专家解读,促进交流,让行业广泛了解双零行动推荐的产品。
3.5 数据问题解决机制
当用户在部署和运营中,在液冷材料兼容性方面发生故障或事故时,用户向运营中心提交反馈材料,详细描述问题的具体情况,包括问题数据所在位置、涉及的部件和具体数据内容、对自身业务产生的影响等。运营中心在收到反馈材料后会将问题转交至技术Owner,技术Owner接到反馈后组织专家对反馈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涉及的数据进行重新核对和验证,追溯数据的来源和产生环节,包括测试样品的获取、测试过程的操作、数据的记录和整理等各个方面。经调查确认前述测试报告中提交的数据存在问题的,根据具体情况可大致分为三类:
1. 因测试方案的规范问题而导致的数据出错:技术Owner组织相关专家重新制定测试方案,相关厂商按照修订后的测试方案进行再测试;
2. 对于确实存在问题的数据,行动管理团队应向原提交测试报告的单位进行通知,该单位将数据重新修正后再次按照前文提到的既定的流程重新进行测试,技术Owner和测试Owner执行严格的审核评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有审核通过后,才会在原公开渠道进行更新发布,保证所有使用该数据的单位能够获取到正确的数据信息;
3. 当涉及到数据造假时,行动管理团队应将将相关厂商移除推荐名单。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行动管理团队应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运营中心。运营中心负责将处理情况向反馈问题的厂商以及其他相关单位进行通知,内容包括问题的调查过程、处理结果、数据的修正情况以及后续的改进措施等,保障各方对问题处理情况的知情权。